日本自知無法與中國“硬杠”,自然就開始向西方盟友求援,試圖通過國際平臺對中國施壓,但G7成員國反應冷淡,未予實質支持。這說明各國都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。
盡管我方還沒有發力做出反擊,但態度卻日趨強硬。國防部警告將讓日本付出慘痛代價,軍報則發文表示一旦開戰,整個日本都將淪為戰場。中國的055大驅已經前往相關海域維權。
重要的是,外交部發出了赴日旅行警告和留學警告,赴日航班迅速出現嚴重下滑。
如果高市不收回錯誤危險的言論,接下來就會從政治外交危機擴大到經貿領域。中日若脫鉤,那事態恐怕就難以控制了。
有意思的是,中日關系鬧得如此之僵,作為日本的“宗主國保護傘”,除了美駐日大使強硬發聲,公開批評薛劍的言論對日本首相及民眾構成了明顯威脅外,面對福克斯主持人帶有暗示性的提問“中國如此對待日本,是否意味著中國不再視美國為盟友?”,特朗普的回應卻令所有人意外。他并沒有按照媒體預期的方向回應,而是強調美國的許多盟國也未必稱得上是“朋友”,更直接指出這些盟國在與美國的貿易中占了更多便宜。同時,他還重申與中國保持良好關系。
除此之外,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以及其他高官們一律“禁言”。在G7峰會上,美國對日本方面的“求援”也不予回應。
特朗普可是剛結束訪日。高市如此強出頭,很容易被誤解為是得到了美方的承諾或指示。如果此時美國發聲,那就有“引火燒身”之慮。
美國方面為何不在此時發聲?
中日鬧矛盾,這肯定符合美國利益。動靜鬧得越大,對中國的影響或牽制作用也就越大。關鍵是,一旦中日關系嚴重惡化,特朗普就可以借機收割日本了,這是一種可能。
如果中日關系嚴重惡化到危及整個東北亞局勢,對美國可能有利,但也可能成為一件大麻煩。美國畢竟在日本有駐軍,日本畢竟是受美國保護的,可以說“日本有事即美國有事”,這反而是對美國的一種戰略拖累。
關鍵是,目前特朗普正急于與中國談成一項重大的貿易協議,更急著要在感恩節前談成稀土問題。此時高市搞事,等于是給美國添堵。
因此,高市此時向中國發難,顯然是錯估了形勢,或者說是不合時宜,弄得特朗普都不好發聲了。
其實,還有一種可能,那就是特朗普清醒地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。
高市被稱為“女版安倍”,甚至比安倍還激進。31年前她就強烈反對日本反省侵略史。
她剛當首相后首次出訪東南亞,就在馬來西亞“拜鬼”并發表錯誤言論。
在參加韓國APEC峰會期間,她連續高調曝光與所謂臺官員會面的照片,可以說已經開始向中國“叫板”了。
這一次叫囂“臺灣有事是日本的‘存亡危機事態’,并揚言將‘武力介入’”,這可以說是日本首次如此表態。這句話比此前日本所說的“臺海有事即日本有事”性質還惡劣,這是公然向中國“叫戰”。
雖然經常會有美國人叫囂要為保護臺灣與中國一戰,美國也時常搞兵棋推演,可歷屆美國政府在直接叫戰問題上從未如此直白表態。何況與中國一戰,由于中國軍力的快速提高,早已成為老皇歷了。
這不僅是在向中國叫戰,也是明顯要把美國拖入臺海戰爭之中。而恰恰此前美國新版安全戰略已經明確指出,美國將不再以中俄為主要目標,而是要關注西半球和美國本土的安全,也就是開始戰略收縮了。
從高市早苗近來這一系列言行來看,她是不惜犧牲中日關系,甚至不惜與中國一戰來提升日本的地位,或借此推動日本修憲強軍。
未來,在高市領導下的日本,很可能成為東北亞甚至是亞太地區的禍亂根源。美國可不愿意此時在東北亞惹事生非。
在美國不表態的情況下,日本國民還強烈支持高市的武力介入臺海論,可見日本極右或軍國主義思維嚴重到什么程度。(圖片由AI輔助生成)
2025-11-18 17:22:12
2025-11-18 16:22:43
2025-11-18 16:53:49
2025-11-18 17:07:43
2025-11-18 16:42:19
2025-11-17 17:18:56
2025-11-17 17:02:55
2025-11-17 16:36:58
2025-11-17 16:17:36
2025-11-17 16:44:41
2025-11-14 17:10:02
2025-11-14 16:30:53
2025-11-14 17:00:37
2025-11-14 16:38:58
2025-11-13 17:34:28
2025-11-13 16:56:43
2025-11-13 17:01:29
2025-11-13 17:16:31
2025-11-13 16:24:32
2025-11-12 16:54:37
2025-11-12 17:12:22
2025-11-12 16:32:11
2025-11-12 16:41:26
2025-11-12 16:25:58
2025-11-12 16:16: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