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1月23日,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在琉球群島與那國島視察時宣布,日本將按計劃在該島部署中程防空導彈系統。這一軍事動作因與那國島距中國臺灣僅110公里的敏感地理位置,以及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涉臺錯誤言論,被中國外交部嚴正警告為“極其危險”,引發國際社會對亞太安全格局的深度擔憂。

一、軍事部署:突破“專守防衛”的實質性越界
與那國島作為日本最西端領土,自2016年起被日本自衛隊打造為“第一線防衛據點”。此次部署的03式中程防空導彈系統,雖被日方稱為“防御性武器”,但其射程覆蓋范圍遠超島嶼自衛需求,可對周邊海域及空域實施區域封鎖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該島與石垣島、宮古島構成的軍事鏈條,已形成對臺海方向的“三角包圍圈”。日本防衛省公開資料顯示,自2019年起,琉球群島已部署12式岸艦導彈、高超音速滑翔彈原型機等進攻性裝備,此次中程導彈的加入,標志著日本自衛隊從“島鏈防御”向“區域拒止”能力的實質性升級。
二、戰略動因:美國縱容下的軍國主義復活
日本軍事擴張的背后,是美國“印太戰略”的推波助瀾。自2022年日本發布《國家防衛戰略》以來,美國逐步解除對日武器出口限制,默許其發展巡航導彈、高超音速武器等進攻性裝備。2023年,日本防衛預算突破6.8萬億日元,創歷史新高,其中32億日元專項用于采購自殺式無人機,2026年還將組建遠程導彈部隊。這種“軍事松綁”與日本右翼勢力合流,形成危險閉環:美國需要日本充當“亞洲代理人”,日本則借機突破《和平憲法》束縛,重走軍事大國道路。高市早苗在G20峰會期間與歐洲領導人頻繁互動,更暴露其試圖構建“反華軍事同盟”的野心。(本文由AI輔助生成)
2025-11-27 17:45:45
2025-11-27 17:25:25
2025-11-27 17:14:13
2025-11-27 16:41:41
2025-11-27 17:04:04
2025-11-26 15:50:59
2025-11-26 14:46:14
2025-11-26 15:18:37
2025-11-26 14:29:03
2025-11-26 14:20:14
2025-11-25 15:29:30
2025-11-25 15:56:54
2025-11-25 16:31:02
2025-11-25 16:14:41
2025-11-25 15:16:30
2025-11-24 16:59:44
2025-11-24 17:28:11
2025-11-24 17:37:43
2025-11-24 17:14:26
2025-11-24 17:21:26
2025-11-21 16:26:58
2025-11-21 16:13:05
2025-11-21 15:39:16
2025-11-21 15:08:59
2025-11-21 14:52:59